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University Karlsruhe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坐落于德法边境名城卡尔斯鲁厄,是公认的德国**理工科大学之一,也是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享有盛誉的**研究型大学,被誉为德国的麻省理工。其校友和教授中诞生过“电磁波的发现者”海因里希·赫兹,“液晶之父”奥托·雷曼,“合成氨之父”弗里茨·哈伯,“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子化学之父”赫尔曼·施陶丁格,“汽车之父”卡尔·本茨等**科学家、企业家和社会名人。因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现和卓越的创新精神,KIT于2006年被德国科研联合会(DFG)评为首批三所德国精英大学(Elite-Uni)之一,这不仅是德国高校的至高荣誉,还意味着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同时,KIT是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成员,是一所*的大型研究中心,是德国九所卓越理工大学联盟(TU9)成员,欧洲航天局(CLUSTER)成员等。 在大学整体排名方面,根据2018年QS*大学排名显示,KIT*大学排名全球第107,德国第4。在2019年QS*大学排名位列第116位。在学科排名方面,根据2017年USNews*大学排名学科排名显示,KIT的众多学科排名*前100,其中化学排名德国第1,工程学排名德国第2,材料科学排名德国第2,地球科学排名德国第3,物理学排名德国第4。另外,KIT拥有德国高校同领域中公认的综合实力强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仅设立*早,而且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上更是首屈一指,蜚声国际。
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于2009年10月1日更名为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更名后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由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与卡尔斯鲁厄大学两部分组成。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坐落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创建于1825年,是德国历史悠久的理工大学。其前身是德国*建筑师魏伯纳1805年开办的一所建筑学校。
学校分为11个系,设有本科、硕士、博士专业。
学校院系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化学与生物系、神学于社会学系、建筑学系、土木工程、地理与环境学系、机械系、化学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系、经济工程系。
专业主要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美术、社会科学、建筑学、建筑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机工程、资料学、经济学、计算机信息等。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在所有德国高校同系中排名 ,不仅历史古老,而且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上也首屈一指,尤其在机器人领域处于*地位。
除了计算机系,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机械制造系在德国高校中也名列前茅。
其他要求
申请人需提交如下材料:
1 *毕业*
2 德语语言能力*,DSH成绩 德福每科成绩达4分
诺奖得主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Karl Ferdinand Braun),因“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与古列尔莫·马可尼共同获得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因“对单质合成氨的研究”,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被称为“合成氨之父”。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Lavoslav Ružicka)因“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获得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
赫尔曼·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因“对高分子研究以及确立高分子概念”,获得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
让·马里·莱恩(Jean-Marie Lehn),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纳米研究所所长,因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新贡献和美国科学家克拉姆,佩德森共获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
著名教授
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1885年至1889年任卡尔斯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德国物理学家,电磁波的发现者。1886年至1889年,他在卡尔斯鲁厄大学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